细小周期为什么是七天?

韦添顺韦添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说明,我不是学医的,只是对生物学有一些兴趣而已,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所以一直在关注相关的研究进展,最近看到了一篇不错的文章,转载过来与大家分享! 作者是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Robert H. Edwards博士及其团队,他们发现小鼠感染流感后,肺部的病毒载量会在7天后达到巅峰并迅速下降;同时观察了人类流感患者,发现在患者感染后的第6天,体内病毒的载量也达到了高峰且随后逐渐降低,因此他们推断,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其潜伏期可能是7天左右。 不过这篇论文中,作者的假设成立的条件是小鼠在感染流感病毒后1天内其肺部病毒载量会达到低水平(文中提到在1天内给予流感病毒治疗会减小30%以上的死亡风险)。然而,如果这个前提条件不成立的话,那么用这篇论文中的模型来预测流感潜伏期就不成立了。

比如前段时间引起极大关注的人传染动物的H5N1型禽流感疫情,最先发现的是来自香港报道的一家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之后发病的情况[1]。这家的老大和老二先后发病并且症状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烧),而他们的母亲却并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仅仅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检测到了病毒。后来,这一家子去了内地,他们的父亲也感染了H5N1型禽流感,但是仍然存活了下来。

再来看这篇文章给出的模型,根据模型描述,要使病毒达到高水平复制需要在体内繁殖2-3代。而这家里老大小时的病情恶化可能正是由于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的结果,而这时体内的抗体还没有产生(抗体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出现并且达到保护水平)。如果最初感染病毒的时候,身体内已经有了足够的抵抗病毒侵入的细胞因子和抗病毒抗体(妈妈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的原因),那么就能够阻止病毒进一步入侵其他器官,从而避免病情恶化。

另外,作者提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细胞激活所需要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超过7天的话,那么模型就也不成立。因为根据作者的描述,病毒进入体内后48小时内,免疫活化反应才会启动,而7天后(第5天),这种反应应该已经达到了顶峰。如果这时病毒已经被清除,则不会形成复制的病毒库而导致再次感染。 其实,很多传染病的潜伏期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证据支持,而文中所给的数据大部分也来自于人体试验或是与人类近亲的黑猩猩感染的实验。然而,不同物种间病毒侵染能力是有差别的,比如在黑猩猩体内能够成功复制的汉坦病毒在人体体内却无法有效复制,这表明不同物种间的病毒基因型的差异可能会影响潜伏期的时间。

希望对你有帮助,有问题请评论留言!

桂学卫桂学卫优质答主

月经来潮是进入生育期的女性最显著的特征,而算月经经期长短和月经周期长短时都会用到月经的“干净日”,所谓干净日就是指月经来净的最后一天。 经血干净后每隔七天给子宫内膜一个刺激,这个刺激类似于撤退出血前的那次人工的雌孕激素水平高峰,可以让子宫内膜发生非增殖性改变,甚至坏死脱落。而人为的提前7天进行刺激,是为了避开同房日正好是撤血日的尴尬,从而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