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牧打架为什么不行?
首先说,所有动物都会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而斗争,狗也不例外。但大多数情况下,狗不会主动攻击其他物种的幼崽(例如小猫),除非该幼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也不会攻击人类,尤其是没有训练过的陌生人类。
但是,如果有人威胁到他(她)的领地或家人,那么一只性格坚毅的狗狗会立即发起进攻。如果一只是母犬,并且刚刚带着她的孩子们从一个危险的地方逃出来,那么一只公犬很可能会因为保护幼崽而与一只比它体型大得多的动物搏斗——就像一头雄狮为了保护雌狮和幼崽而与猎豹、熊甚至大象搏斗一样。 因此可以说,决定狗是否会主动攻击其他物种的幼崽取决于两个因素:
1. 该物种的其他成员是如何对待入侵者的。如果其他成员不介入,那么这条狗一般也不会;反之亦然。所以你可以用一条新领地的狗来测试一条旧领地的狗。
2. 入侵者是危险还是无害。对于危险入侵者,多数狗都不会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但对于那些看起来并不危险的入侵物,则另当别论……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定义“危险”呢?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事实上,生物在应对不同危险的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是很不相同的。例如,在遇到天敌时,多数哺乳动物都会逃跑,只有极少数会展开防御或者反击。而在遇到同类时,则很少会进行主动出击,大多数情况都是绕开对方走开…… 所以我认为,判断一个物种是否“危险”的关键在于观察这个物种在遇到同类时的行为表现是怎么样的。而对于狗来说,这一关键指标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明确实验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无法通过经验性事实来给“危险”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那么,既然我们无法给“危险”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又该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不是“危险”的呢? 我的建议是,不要试图从概念上定义“危险”,而是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危险”的事件案例,然后统计分析这些案例,看看是否能从中发现有关“危险”的特征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