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身上是什么色?
这个颜色是基因决定的,和遗传密切相关! 鱼的体表一般是由表皮角质层(皮肤)、色素细胞及其色素颗粒组成,而鱼体表面的颜色主要是由色素细胞及其颗粒决定的。 这些色素细胞在结缔组织中形成团块,称为色素团或色素块。每个色素团都是由许多色素细胞构成的,故也称色素团为黑色素块。
鱼类身体表面色素的种类很多,有脂色素、金属色素、鸟苷酸甙色素等。其中对光线刺激最敏感的是鸟苷酸甙色素。 不同种类鱼体的颜色因个体差异很大,同一品种的鱼体颜色也时常有变化;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鱼,其体色的变化也有差异,这与色素的含量有关。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水体清澈度等)也会影响鱼体的色泽。
目前研究最多的鱼类色彩与视力的关系是在2005年由Coppinger等发表的,他们在研究非洲尼罗河水生动物色彩时,发现鱼类所具有的黑色、绿色和黄色视觉神经元,并且认为黑色和绿色用于夜视,黄色用于鉴别食物的颜色。 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鱼类具有三色视者,即它们具有分辨三种不同波长光刺激的模式感光器,而每一种模式感光器又进一步分成两个亚类,分别对不同的光谱敏感。一个亚类对短波光敏感,称为S(short wave)视者,另一个亚类对中长波光刺激敏感,称为 M(middle wave)视者。
现在认为,几乎所有淡水热带鱼类都是三色视者,而海水鱼类则大多属于M视者,它们的主要视觉色素是杆状视紫红质。海水鱼类通常只有两种基本色调,而淡水热带鱼类则有较丰富的色彩。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自从1974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问世后,科学家们就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来克隆其他物种。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德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世界首只“克隆海豚”——“海狮”,而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只“克隆海洋哺乳类”。
2006 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教授在研究海葵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这种海洋鱼类会对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反应并因此移动身体,但实验表明,这种光并不是视者,因为它们的眼睛是盲的。 然而,当研究员把一种能激发三原色视者细胞的外源染料加入到水中时,海葵立即做出了躲避反应——它们逃走了! 所以,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神奇的鱼儿很可能拥有我们已知的最佳视力:从微观到宏观物体,从陆地到水面到水中,从白天到晚上…... 是不是很惊讶? 看来,想要像观察金鱼一样观察海底世界的奥秘,也许我们有待寻找新的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