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身上长包是什么原因?
一、过敏 当小狗狗第一次接触新东西,比如新的食物、玩具或者垫子,它们会开始流口水并且起疹子、皮肤发痒。 如果是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可以更换狗粮试试;如果是玩具或垫子造成的,就要将过敏原移除,给狗狗一点时间适应。如果情况持续超过2天,建议就医诊治(注:有些品种的狗对鱼和虾也有过敏反应)。 二、跳蚤 被小虫子咬了会出现小包,跳蚤便是罪魁祸首之一。在狗狗身上发现跳蚤时,就意味着它已经受到感染有一段时间了。 除了长在身上的包外,跳蚤还会引起严重的过敏性皮炎和瘙痒症状,而且跳蚤还会传染很多疾病。所以不要觉得杀死跳蚤很麻烦。 在给狗狗洗澡后,用吸头将狗狗身上的跳蚤吸走。使用体外驱虫剂也可以驱避跳蚤的叮咬。
三、蜱虫 蜱虫又叫壁虱、扁肉珠等,身体呈椭圆形,未吸血时体小,有淡褐、暗褐或黑褐色,吸饱血液后全身胀大,红褐色甚至乌黑;吸饱血液后会变得坚硬如壳,不易捏碎,而且会因体内消化酶的变化而变得富有毒性。蜱虫常附着在动物的颈部、耳后、腹部及四肢等低凹部位,吸食宿主血液时,可分泌有毒物质,导致宿主出现局部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引起继发感染,甚至死亡。 当狗狗被蜱虫咬伤后,皮肤表面出现红色肿块并伴有瘙痒感,此时主人可用消毒后的镊子拔出蜱虫或及时将其碾死并清洗伤口。若发现自家狗狗经常外出,或是生活在草地附近、树林较密集的环境中,应定期做好驱虫工作!
四、霉菌 潮湿的天气是霉菌滋生的温床,特别是在室内,一些角落容易滋生霉菌,如果狗狗经常在室内活动就会接触到这些霉菌,进而引发皮肤病。 如果主人发现地板上出现了大片的霉菌,一定要立刻清理干净,并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同时还要定期为狗狗进行体外驱虫,以防狗狗舔食到体外寄生虫而导致感染。 五、真菌病 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俗称癣。具有高度传染性,通常发生在狗狗的毛发、脚趾间以及脸部等部位。患病狗狗通常会大量脱毛,患处皮肤增厚、脱皮并有鳞屑脱落,还会散发难闻的异味。 平时要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室内干燥。可以使用消毒液定期对房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防止病菌的传播。 另外,狗狗使用的餐具也应定期进行消毒。 六、螨虫 螨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微型昆虫,当狗狗的皮肤感染螨虫之后可能会出现丘疹、脓疱等症状,并且反复发作。 由于螨虫会在皮肤内产卵并迅速繁殖,所以要及时治疗以免扩散。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狗狗使用驱虫药来预防体内的螨虫寄生。